收紧准生证 汽车要限“扩”
发布时间:2016/10/17 信息来源:大洋网—广州日报
10月8日,“钢铁、煤炭、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,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产能,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”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。无独有偶,今年8月,工信部发布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(修订征求意见稿)》,对技术条件、资金规模、融资能力、研发实力等进行详细规定。
在未来,传统燃料汽车数量只减不增,新能源车获得审批的难度加大。隔三差五出现新的汽车企业,这在中国将不可能再出现。对环境影响大、风险高的项目也将接受更严格的环评审批。换言之,未来车企产能扩充不再是一件容易事。
影响:产能过剩2020年达到巅峰
中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?现在不是,但五年后未必。至2020年,中国汽车产能或将达到4500万辆。与此同时,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在3000万~3300万辆之间。规划产能与实际销量之间,将有超过1000万辆的差距。钢铁、煤炭、电解铝是被点名的三个产能过剩严重行业,未见汽车。即便如此,汽车不得不面临艰巨的“去产能”任务。
短时间内,难以通过汽车出口来转移过剩汽车产能。受经济危机影响,海外需求不振,中国汽车出口不升反降,连续五年下滑。相比之下,促使部分传统汽车产能向新能源车领域转移,让有需要产能的车企主动吞并落后产能,不仅高效,而且能降低成本。
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,是汽车行业近年的主流声音,无奈阻力较多加上车企主观能动性不强,成效一般。一方面,新工厂在全国各地遍地开发;另一方面,部分现有工厂被闲置——双重浪费。前车之鉴,美国就曾经吃过产能过剩的亏。2008年前后,美国大量工厂关闭,汽车“三大”中的两家最终付出破产重组的惨痛代价。
解读:多国出台限制传统汽车规定
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限制传统燃料汽车的国家。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,德国联邦议院在最近一次会议中通过一项决议,计划于2030年禁止汽油车以及燃油车上路。从今年7月开始,法国巴黎禁止1997年前生产的汽车上路。至2025年,挪威禁止传统燃油汽车上路。在日本,以丰田为首的汽车企业,计划到2050年,“使汽车产生的负面影响无限接近于零”,采取的手段是加大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的生产比例。方式和方法虽有不同,但各国限制传统燃料车的目标倒是一致。
在全球范围内,一直存在着传统燃料和新能源的路线之争。争论的核心是,谁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,或者两者有没有并存的可能性。在中国,天平进一步向新能源车倾斜,多管齐下,逼迫汽车产能向新能源领域转移。
有业内人士担心,新规定实施,会直接推高现有“准生证”的含金量,进而促使原本濒临破产的汽车企业拼命求存。只要存活下来,“准生证”便还在。只要“准生证”还在,便有讨价还价的底气。
分析:新进入者难度加大
去产能,是“新规定”的主要目标。对于有志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新加入者而言,新形势下只有两种途径可选:一是避开传统燃料汽车领域,直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。二是与现有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合作,采用代工模式,利用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空闲的产能。
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拿到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。截至今年10月,仅有三家企业成功拿到资质。国家关闭传统燃料汽车企业大门的同时,也卡紧新能源车资质的审批。借“准生证”的生产,与股市里的借“壳”上市类似,是多赢局面。新加入者得到参与汽车市场角逐的机会,而现有车企则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,国家则达成去产能和调整结构的目的。
中国车市从来不缺少玩家,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深刻变革,这是一个产值超万亿元的市场,有一大批类似于特斯拉“蠢蠢欲动”的觊觎者。
特斯拉、乐视至今未对外披露“准生证”的审批进度,也未就“新规定”进行表态。接近于高层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内部都还在观望。
记者观察
新规定之下,谁会“躺枪”?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雷克萨斯和林肯,两个至今仍未实现国产的豪华品牌。不用担心,可以借鉴大众、本田和日产,在集团现有的在华合资公司下,成立事业部,承接国产事宜,利用现有的生产线和产能,无需成立新的企业。保时捷至今仍未有国产时间表,保时捷国产估计也是采取类似方式,利用大众在华的生产体系。
今年9月起,北菲克合资公司成立,便在汽车圈内流传。今年,广菲克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合资车企,这大幅提升菲克加大中国投资的信心,成立北菲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。北汽官方没有就“新规定”进行正面回应,业内人士认为,北菲克或已经搭上“末班车”,压哨绝杀,否则便不会有风声传出。
在未来,传统燃料汽车数量只减不增,新能源车获得审批的难度加大。隔三差五出现新的汽车企业,这在中国将不可能再出现。对环境影响大、风险高的项目也将接受更严格的环评审批。换言之,未来车企产能扩充不再是一件容易事。
影响:产能过剩2020年达到巅峰
中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?现在不是,但五年后未必。至2020年,中国汽车产能或将达到4500万辆。与此同时,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在3000万~3300万辆之间。规划产能与实际销量之间,将有超过1000万辆的差距。钢铁、煤炭、电解铝是被点名的三个产能过剩严重行业,未见汽车。即便如此,汽车不得不面临艰巨的“去产能”任务。
短时间内,难以通过汽车出口来转移过剩汽车产能。受经济危机影响,海外需求不振,中国汽车出口不升反降,连续五年下滑。相比之下,促使部分传统汽车产能向新能源车领域转移,让有需要产能的车企主动吞并落后产能,不仅高效,而且能降低成本。
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,是汽车行业近年的主流声音,无奈阻力较多加上车企主观能动性不强,成效一般。一方面,新工厂在全国各地遍地开发;另一方面,部分现有工厂被闲置——双重浪费。前车之鉴,美国就曾经吃过产能过剩的亏。2008年前后,美国大量工厂关闭,汽车“三大”中的两家最终付出破产重组的惨痛代价。
解读:多国出台限制传统汽车规定
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限制传统燃料汽车的国家。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,德国联邦议院在最近一次会议中通过一项决议,计划于2030年禁止汽油车以及燃油车上路。从今年7月开始,法国巴黎禁止1997年前生产的汽车上路。至2025年,挪威禁止传统燃油汽车上路。在日本,以丰田为首的汽车企业,计划到2050年,“使汽车产生的负面影响无限接近于零”,采取的手段是加大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的生产比例。方式和方法虽有不同,但各国限制传统燃料车的目标倒是一致。
在全球范围内,一直存在着传统燃料和新能源的路线之争。争论的核心是,谁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,或者两者有没有并存的可能性。在中国,天平进一步向新能源车倾斜,多管齐下,逼迫汽车产能向新能源领域转移。
有业内人士担心,新规定实施,会直接推高现有“准生证”的含金量,进而促使原本濒临破产的汽车企业拼命求存。只要存活下来,“准生证”便还在。只要“准生证”还在,便有讨价还价的底气。
分析:新进入者难度加大
去产能,是“新规定”的主要目标。对于有志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新加入者而言,新形势下只有两种途径可选:一是避开传统燃料汽车领域,直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。二是与现有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合作,采用代工模式,利用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空闲的产能。
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拿到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。截至今年10月,仅有三家企业成功拿到资质。国家关闭传统燃料汽车企业大门的同时,也卡紧新能源车资质的审批。借“准生证”的生产,与股市里的借“壳”上市类似,是多赢局面。新加入者得到参与汽车市场角逐的机会,而现有车企则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,国家则达成去产能和调整结构的目的。
中国车市从来不缺少玩家,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深刻变革,这是一个产值超万亿元的市场,有一大批类似于特斯拉“蠢蠢欲动”的觊觎者。
特斯拉、乐视至今未对外披露“准生证”的审批进度,也未就“新规定”进行表态。接近于高层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内部都还在观望。
记者观察
新规定之下,谁会“躺枪”?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雷克萨斯和林肯,两个至今仍未实现国产的豪华品牌。不用担心,可以借鉴大众、本田和日产,在集团现有的在华合资公司下,成立事业部,承接国产事宜,利用现有的生产线和产能,无需成立新的企业。保时捷至今仍未有国产时间表,保时捷国产估计也是采取类似方式,利用大众在华的生产体系。
今年9月起,北菲克合资公司成立,便在汽车圈内流传。今年,广菲克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合资车企,这大幅提升菲克加大中国投资的信心,成立北菲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。北汽官方没有就“新规定”进行正面回应,业内人士认为,北菲克或已经搭上“末班车”,压哨绝杀,否则便不会有风声传出。
上一条:欧盟正酝酿出台电动车汽车推广方案 下一条: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正确发展